人生就是一场修行。是在修为,修炼中修行。比如武松自号行者,就是在江湖中的修行者。

太极的修为不仅仅是要在太极操拳锻炼中进行,更重要的是修在操拳之外。能把拳中的修炼,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
师尊常讲:能在日常的忙碌中,有条不紊,忙中不乱,才是真的修为境界。把修炼变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,方为真修行。行立坐卧,吃喝拉撒,洗衣做饭,吹拉弹唱,谈笑间皆在修行道中,才是修行人应有的真修持。

既是修“行”,就讲一下行之妙道。每天我们都要行走,即使躺在床上,思想也会行走在周遭世界中。那我们就讲一下行,在行中的修炼之道,修炼之法。

走路,人只要有腿能动,就会走路。走路人人都会。但在走路中修行,却又是一种道。在禅宗中,有行禅之法,在行中入禅,在禅静中开悟智慧。

在旧时武林中,很多武术大师都有在行中的修炼功夫。我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彼时我回河北的老家,在车上看到八十多岁著名的武术家白瑞采老先生,在路边行走中,同时进行调息吐纳的身影形态,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。我也记得我习武的干哥曾经在我十几岁时一起练武时给我讲的,说刚练完要走一走,不要马上坐下来。因为锻炼完,气息不平稳,有滞气的地方,要走一下,使得气息平稳,内在的气血畅通,不然有可能坐病。

那如何在行走中修炼呢?

很简单,大道至简。操修简单而能持续行之就是修行,否则知而不行,就不是知行合一,就不是修行者。所以,需要用心体会,坚持,使修行形成日常的习惯。下面介绍两种行中修持的具体方法:

第一种方法是:在走路中,只要用心去关照两足跟,对于两足的前行足根的落地,都要有心。而其他方面则如正常走路一样,用余光照顾自己周围安全即可。这个方法可以振动自己的脚跟、带动腿腰胯及背脊头等部位,人体的阳经得到生发,走一段时间,就会有暖热的热浪出现。热就是人体的阳经的气机调整的过程。走路时不用急,最好让步伐保持轻,缓,柔的状态。

第二种方法:是在走路中,用心神关注两足心的落地过程,体会一起一落,身体内在的不同。身形随足状态的变化而变化,阴阳气脉随两足的左右转换而周转流注。

不管何时何地,只要在走路,就保持心关注在足下的足跟或足心。足心为涌泉,是元气之根。行中脚下之气随心神而升,可很快地达到心肾相交的状态。此时感受到内在元气的升腾,温暖舒畅,逐渐有久住春风之感,行功者享受着元气的温熏,周身舒适,不愿停下来。

正是久住春风里,沐浴阳光下,微醺在冬日的生命之火中。我,在暖意融融中物我两忘中,漫步陶醉。享受当下,夫复何求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书籍,均来自网络,仅供个人爱好研究使用,请勿自行练习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